欲生还死局:范仲淹釜底抽薪,用富商的钱赈济灾民-范仲淹研究会征集论文
欲生还死局:范仲淹釜底抽薪,用富商的钱赈济灾民
此乃千古第一阳谋,入局者被坑的分文不剩,还对做局者感恩戴德。
公元1050年,范仲淹入主杭州,恰巧碰上饥荒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在这个需要大家携手共度难关的时候,杭州本地的富商成立了一个粮商联盟,原本60文一斗的粮食,现在直接炒到了120文一斗。
范仲淹见此情形,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就算官府开放粮仓,也救不了这么多的百姓。
一旦粮商们知道官府没有了余粮,粮食的价格会涨的更高。
在深思熟虑之后,范仲淹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布一个大局。
第二天,范仲淹以150文一斗的价格向粮商购买粮食,粮商眼看有钱赚,自然乐意,还顺势抬高了价格。
老百姓不明所以,纷纷大骂范仲淹,说他不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范仲淹不理会百姓的误解,继续收购粮食。
很快,消息传遍全国,为了赚取暴利,全国的粮商都开始把粮食运到杭州,想要趁机捞一笔。
等到运粮船来的足够多以后,范仲淹直接开放粮仓,发放免费的粮食赈灾。
这一操作,导致杭州的粮食开始暴跌,而且码头上的粮食堆积如山,如果重新装运,重新拉回去,将会血本无归。
于是,为了减少损失,大家争先恐后的抛售粮食,这才稳住了粮价。
你可能认为这就已经很牛了,但接下来的一步,你更想不到。
范仲淹解决了大家吃饱肚子的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稳定民生,让大家有活干,有饭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于是他又布了一个局。
范仲淹把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都召集起来,吃喝玩乐,翻修县衙,重修栈道,还说服富商们纵情的享乐,举办各种比赛、唱戏等娱乐活动。
范仲淹深知,如果自己提倡节俭,富人不敢消费,老百姓的日子就会更惨。
毕竟绝大部分财富都掌控在富人手中,只有他们消费,才能创造内需,制造机会和工作岗位。
所以,富豪挥金如土,老百姓便可养活自己。
范仲淹的辖区,每天都有好几万的灾民从事饮食、贸易、工匠的工作。虽然灾民持续了好几年,但是,整个江浙地区只有杭州安然度过此次难关。
范仲淹所做此局, 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精髓的关键在于以下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