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雪球结构产品
1、什么是雪球产品?
首先明确,这里说的“雪球”,不是喷子满街走的投资者论坛,而是一种很特别的金融产品。
它是对带有雪球结构收益特征产品的俗称,券商搞的,不是什么野路子,大家平时听说接触的雪球产品,实际上是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形式包括信托产品、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等。
比如类似这种,wind上的数据。
它为什么叫“雪球”呢?
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可以应对一定幅度的市场下跌,同时具有类固收产品的特点,只要挂钩标的资产价格不发生大跌,持有期限越长,绝对收益就越高。
而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只要路面不出现大的坑洼,雪球就会越滚越大,由此而得名“雪球”结构。
2、雪球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设计条款是咋样的?
雪球产品合约的要素一般有:挂钩标的、存续期限、敲出观察频率、敲入观察频率、敲入界限、敲出界限、敲出票息等。
以某机构发行的雪球型产品来举例说明,该产品的挂钩标的是中证500指数,存续期限为24个月,敲出观察频率为每月一日,敲入观察频率为每日观察,敲入界限为75%,敲出界限为103%,票息为年化20%。
这里面,重点是要彻底搞清楚【敲入】和【敲出】两个概念。
①敲入(通常可以设置下跌幅度为-15%~-40%,也就是初始价格的85%~60%),指的是股价下跌已经跌破你所设置的价格。往下跌的概念,每天观察一次有没有敲入。
②敲出(通常设置成上涨幅度3%~5%,也就是初始价格的103%~105%),指的是股价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你所设置的价格。往上涨的概念,每个月观察一次有否敲出。
简单来讲,当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5%~-40%即发生敲入事件;当在敲出观察日(每月一天)指数收盘价高于期初3%-5%,即发生敲出事件,产品结束。
3、投资雪球产品,投资人可能面临哪些情况?
1)观察期间指数快速上行或者温和上涨,未发生敲入(期初价格的75%),且敲出观察日敲出。投资人获得年化20%的票息及本金。注意,这里是年化,即如果第3个月就敲出,那么获得的收益为20%*3/12=5%,以此类推。
2)观察期间指数先大幅下跌跌破敲入线,并在到期前上涨敲出(见上图)。这种情况也是一样,投资人获得年化20%的票息及本金。注意,这里仍然是年化,即同样如果第3个月就敲出,那么获得的收益为20%*3/12=5%。
3)观察期间指数在观察期间箱体震荡。观察日指数收盘价从未下跌到约定敲入水平(期初价格的75%),且敲出观察日未敲出,则投资人产品持有到期并获得约定票息20%。
4)观察期间指数大幅下行,击穿安全垫,且敲出观察日均未敲出,期末指数略高于期初点位,则投资人产品持有到期并获得本金,无利息收入。
5)观察期间指数大幅下行,击穿安全垫,且敲出观察日均未敲出,期末指数仍低于期初点位,则产品持有到期并承担亏损,亏损为指数跌幅。
综合来看,以上这五种情况中,投资人会发生实质性亏损的只有第五种;第四种为不亏不赚;其余三种均可以获得年化20%的收益。
4、雪球产品适合什么样的环境?
从以上5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雪球产品:
1)最适合的环境,震荡市或者温和下跌的市场环境。
指数跌幅不超过敲入界限,客户可以持有到期,收益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比较适合的环境,指数温和上涨。这样投资人可以在持有一段时间后敲出,获得票息收益。
3)它不太适合单边上涨的市场环境。
因为指数单边上涨产品会较快敲出,投资人拿到的绝对收益低,而此时买指数或者多头类基金的回报往往是不错的。
另外一种不太适合的市场环境是指数在高位,投资人在高位买入,先敲入再敲出。尽管敲出后投资人可以获得较高的票息,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会比较被动,尽可能不要敲入。
4)不适合单边下跌的市场环境,敲入后无法敲出,投资人会亏损本金或仅保本,持有的时间成本较高,同期两年期的多头产品应该会获得还不错的收益。
5、雪球产品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咋一看,收益还不错,天底下还能有这种好事儿?不会是杀猪盘吧?我估摸着很多朋友看到这里的第一反应会是这种。
接下来,咱们就来和大家聊一下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券商到底是怎么实现&为啥敢承诺这么高收益的?
简单来说,答案在 Delta 对冲。
Delta 对冲是目前期权对冲最常见的方法,可简单概括为“逐步建仓、高抛低吸”,核心逻辑是构建一个组合,使其Delta等于零。实际操作可拆解为对冲频率、风险敞口、Delta 推导和方向性判断四方面。
简单来说,就是券商通过一系列高大上、各种看着不明觉厉的操作,赚取市场波动的钱。
这块确实太过专业了,我估计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太愿意看,所以这里就不详细写了,对详细原理、运作过程感兴趣的老铁,可以到咱们公号后台回复“雪球”获取相关详细研报。
中信证券:雪球产品运作机理及市场影响解析
山西证券:雪球产品及Delta对冲策略:收益增强辅助交易
这里面我们再把其中几个问题单拎出去说一下。
1)雪球产品收益率取决于什么因素?
收益主要取决于标的波动率。
跟踪指数的波动率越高,做高抛低吸的机会就越多,收益率自然就越高。
2)券商有可能会亏损吗?
有可能的。
券商的报价取决于量化模型对未来市场波动率的预测,如果未来市场的实际波动率不及预期,或者其自身交易能力下降,无法在高抛低吸中获利,但期末仍要按合约支付给投资人收益,则券商亏损。
一般来说券商会给一个相对安全的报价,不至于让自己陷入亏损,另外券商可能在某几笔雪球产品上亏损,但从大数定律上来看,券商仍然是能够赚钱的。
3)券商是不是在与客户对赌?
不是。
很多投资人会有这样的误区。
对于雪球产品,券商的收益仅取决于自身的交易能力、量化模型的波动率预测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这些能力越强,赚钱的概率越大;而投资人的收益取决于市场波动率以及指数走势是否符合兑付收益的约定条件,因此投资人和券商的利益是不相冲突的,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也与指数涨跌方向无关。券商实际是在交易标的的波动率,而不是交易标的的涨跌幅。
6、雪球现状是怎么样的?
基于历史回测,雪球投资者确实大概率(60-80%)可取得年化 10%以上的固定票息。
据某头部券商名下已发雪球数据统计,挂钩标的为股票的雪球结构平均3个月左右就会敲出,意味着投资者差不多3个月后就可以拿回本金+持有3个月的收益,指数差不多要半年多敲出。
目前各家券商门槛都设置在了100万(如果要自己挑票定制门槛是1000万),毕竟这个结构还是存在一定的亏损可能,所以需要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投资者才能购买。
7、雪球结构的风险
雪球优势很明显,但是,它的风险同样值得注意,具体体现在:
1)产品设计&原理太过专业,普通小白投资者可能看不懂。
2)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雪球最大的风险是敲入后再也没敲出,那么就要自己承担相应指数&股票的跌幅损失。
3)假如买入后,市场一下子涨太猛,那它的收益也可能是比较低的,因为它的收益是年化收益÷12个月再乘上你所持有的月份。假设年化收益率是18%,一个月就敲出,只能拿到绝对值1.5%(=18%/12)的收益。
4)雪球产品不等于固定收益产品,更不是“稳赚不赔”的金融产品,它是有一定概率产生较大本金损失的。
所以,大家如果打算投资的话,投资之前必须要对雪球产品收益结构,对市场和标的走势进行理性判断,清楚可能承受的最大损失,衡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以上供参考
公众号:花少点财,冒险审慎的投资,严肃活泼的生活,每天盘中分享【基金实盘&买卖点操作提示】,公号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量干货学习资料&惊喜福利,大家可以移步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