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论语》名句欣赏,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识人智慧
原标题:刘先银经典点说《论语》名句欣赏,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的识人智慧
刘先银经典点说《论语》名句欣赏, 邹进译注《更我学论语500句》
《论语》名句欣赏,总有一两句教会我们怎么去识人,对于《论语》这部大作,反复品读,必定会有启蒙。
邹进译注,《更我学论语500句》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患不知人也。”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14,1.16,15.19)
2.10子曰:“视其所以,孔子说:“先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观其所由,观察他的来路经历,察其所安。了解他的心理寄托。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有什么隐藏得了呢?”
赏析:孔子“识人”的智慧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它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切实可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德,难点也在于如何德。在这方面,孔子“识人”的经验之谈可资借鉴。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谈去识别人。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辨别人的言论,就不可能识别人,也就不可能知人善任。
赏析:此句体现了孔子的识人的智慧,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谈去识别人。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辨别人说的话,就不可能识别人。
孔子“识人”的智慧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它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切实可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德,难点也在于如何德。在这方面,孔子“识人”的经验之谈可资借鉴。
《论语》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20.3孔子曰:“不知,孔子说:“不觉悟智慧,命无以为君子也;不可能承担君子的使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没有智慧,礼无以立也;就不能建立起社会秩序,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知,没有智慧,言无以知人也。”就不能辨析别人的言论,也就不可能知人善任。”
赏析:此句言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知天命、懂礼义、明是非。
伦理道德,其实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任何时候看人,内在的素养比外在的皮囊更为重要。学习怎么做人,学会怎么看人,对咱们来说,至关重要。
6.21子曰:“中人以上,孔子说:“中等以上的,可以语上也;可以给他讲高深些;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以下的,不可以给他讲高深了。”——摘自《论语·雍也篇》
译文: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赏析:此句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准则,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13子贡问君子。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说:“君子说到做到,言能实行,然后,众人才会相信你、跟随你。”——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赏析:此句体现出一种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2.4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说:“自我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还有什么恐惧吗?”
——摘自《论语·颜渊篇》
译文: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赏析:此句语出《论语》,孔子表示只要自己做事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不用担心和恐惧。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富而无骄,富有,却不傲慢自大。何如?”这个人怎么样?子曰:“可也。——摘自《论语·学而篇》
译文: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
赏析:此句通过写贫富两种状态的表现,“无谄”指不奉承、阿谀,表现出处于贫困境地时的坚强和自尊;“无骄”指不狂妄、自大,表现出处于富裕境地时的谦虚和清醒。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说:“吃糙米饭,喝白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乐趣就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用不义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于我如浮云。”对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摘自《论语·述而篇》
译文: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赏析:此句强调“义”的正义性,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同浮云。
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摘自《论语·述而篇》
译文: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
赏析:此句是孔子人生哲学的精要概括,“道”为总领,“德”为内核,“仁”为纽带,“艺”为肱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赏析:此句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信”是一种态度,守天道是天经地义的,应该信守,所谓“无信不立”。
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赏析:孔子认为更重要的是孝要产生于内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摘自《论语·为政篇》
译文:多听别人说话,不要说你觉得可疑的,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失。多看别人行事,不要做你觉得不安的,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后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赏析:此句警醒人们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避免错误和过失。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曾子说:“君子靠文章和学问来召会朋友,以友辅仁。”靠朋友来补养仁德。”——摘自《论语·颜渊篇》
4.26子游曰:子游感慨:“事君数,“进谏君王过于频繁,斯辱矣;会招致君王的辱杀;朋友数,劝告朋友过于繁琐,斯疏矣。”会导致朋友的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