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心得-如何评价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不同年纪读相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感受~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学《鲁滨逊漂流记》,那会儿的感受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应该就是对字面的简单理解,有那么一个外国人在海上漂流去了一座荒岛,开始生活,许多年后再次回到故乡。
鲁滨逊漂流了二十多年,我也时隔二十多年再次阅读这本书,发现鲁滨逊真的是一个好厉害的人物,尽管他有执拗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他的优点,[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有清晰的目标
首先确认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东西需要什么样的途径去获取。在获取的过程中遇到阻力能否克服,如果能那证明确实是想要的,如果不能,那不好意思,可能这个东西还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鲁滨逊就想去航海,不想继承家业过那种一眼可以看到头的普通日子,所以这是他的执拗也是对自身需求或者人生目标的一种坚持。
(二)遇事要冷静
我们常常听到这句话[如果你在纠结一件事情,那么就第二天再做决定],是因为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思虑肯定不够周全,此时做出的决定大致会有遗憾。当然也与人的经验有关,遇事越多,智慧也越多,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的是经验和综合能力。鲁滨逊在遇到事故后,可以冷静地处理,选择自己的必须品,这点不是任何人可以做到的。
(三)做事有规划
很多人都想过世外桃源的日子,但这也是一种很有挑战的日子。《鲁滨逊漂流记》中我最欣赏的片段就是他在那个岛上的日子,从仅有的船上的一点工具到建立自己的“城堡”,解决可能面临的危机【食物】【野人】【野兽】【天气】,甚至还有记录的闲情,他很清楚每一天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很多物品也是反复琢磨打造出来)。
(四)德
但凡大人物都是德行很好的,可能西方不是称作德,但入乡随俗我就这么总结吧。鲁滨逊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从他对待星期五,对待星期五的爸爸以及其他俘虏,他的德随处可见。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分享,把保护自己安全的枪和仅有的火药交给初次见面的人,他愿意相信别人的善良。
也正因为他的德行高尚,在时隔那么久回到故乡,跟他有利益关系的人依然认账,依然愿意伸出援手。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就先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