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就从这三部电影里找找答案(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特别心累的说说)
如何教育孩子,对所有父母来说都是一堂必修课。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孩子闯了祸、性格不合群,学习不用心……,作为父母,该怎么帮助他们呢?这些关于教育的电影,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01
《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又名《站在教室前》、《讲台前的我》,这部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
主人公布莱德六岁时,不幸患上严重的“妥瑞氏症”,这种病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痉挛,不由自主地抽搐和怪叫。
对于布莱德的行为,老师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经常斥责他;身边的同学也不断嘲笑他,把布莱德当做神经病;
连布莱德的父亲,也认为布莱德是个奇怪的孩子:经常扭动自己的脖子,并发出奇怪的叫声,这让他感到厌烦,他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也认为布莱德一定会被“妥瑞氏症”打倒,所以他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来对待布莱德。
幸好还有母亲一直给布莱德支持,布莱德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弟弟长大。
即使在医生都放弃布莱德的情况下,母亲依然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为布莱德寻找治疗方法的同时鼓励着他。
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巧妙地让众人了解到布莱德的真实情况,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
这让布莱德有了一个梦想: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即使妥瑞氏症让布莱德屡屡受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好的变化。
孩子从出生到独立,家庭一直是他活动的主要场所,孩子的品德、个性、能力等都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即使孩子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02
《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演绎什么是好的教育。
主人公伊夏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他患有阅读障碍症,总是分不清相近的字母,经常把字母写错,也无法理解句子的含义,每科成绩几乎都是零。课堂上,伊夏经常答非所问,老师认为他是故意捣乱,把他赶出教室罚站。
年幼的伊夏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父母的责怪,他只能用画画来逃避现实、宣泄情绪。伊夏重读了三年级之后,数学依然是零分,最后他被学校诊断为智力障碍要求退学。伊夏的爸爸无奈之下,把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
在寄宿学校里,老师的严厉打骂、父母的离弃、同学的捉弄让他无力再反抗,他连画画也放弃了,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用沉默来对抗这个让他绝望的世界。
直到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尼克从伊夏的作业本中发现了他的孤单、他的自闭,还有他的才华。尼克惊叹于伊夏的绘画天赋,同时也感到痛心。
尼克老师试图说服周围的人,给伊夏成长的时间与机会: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毕加索….其实小时候都有读写障碍….其实,在我们周围,是那些有许多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变了社会。”
“伊夏,其实刚刚,还有一个人我没有说,那个人,就是你。”
尼克老师的信任和爱心,使伊夏逐渐找回了自信,克服了学习障碍,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他的绘画天赋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展现。
做大人的习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安排孩子的一切,去评价孩子的一切,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这方面好、那方面好,最好每个方面都比别人好,如果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被定义为“差”。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不像其他星星那样明亮,但不可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有自己的优点。
03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主要讲述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特立独行的兰彻如何改变着身边的人、改变着教育的故事。
开篇是外号为“病毒”的院长在进行开学演讲:
“人生就是赛跑,要么全速向前,要么彻底完蛋。"
这些观念,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是院长对所有学生的要求,他掏出了一支太空钢笔,说要奖励给最优秀的学生,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钢笔上。
然而兰彻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花上百万去研发一支可以在太空使用的钢笔,而不是用铅笔?面对这个问题,院长竟无言以对。
院长发现他的理论不足以解答创造性性的问题,但他并没有自我反省,反而是把这个学生列入黑名单,他不允许有人质疑他的权威。
电影里的另外一个学生查尔图则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他能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并考取好分数,兰彻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无奈,他在查尔图的演讲稿上替换了几个词,让查尔图在全校师生面前出丑。
可怕的是查尔图竟然没有发现演讲稿哪里不妥,只是任务式地完成了那次演讲。查尔图心有不甘,跟兰彻约定10年后再见面,看看谁过得更好。
10年后的查尔图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拥有名利和财富。兰彻的朋友们却意外发现兰彻的真名叫做撒克·旺度,他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拥有400多项研究专利,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更多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兰彻一样,具备创造力和辨证思维,但现实中似乎都是查尔图那样按部就班的学生。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需要更多的是引导,引导他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凡事多去问为什么,多去思考是否有别的方法可以达成目标,因为努力学习是为了求学,是为了完善人生,而不是为了求分数。
教育是一场修行,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在路上,对教育孩子有困惑时,家长们不妨看看这3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