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应该“高”在5个方面,一次性投资永远受益-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夏日生活打卡季#今年全国各地农村,正在掀起建设高标准农田,如火如荼,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是依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目的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造高产稳产“吨粮”田的新举措,是一朝投入,千秋受益的大好事,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今年国家筹措巨额资金,在全国各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里?“高”在什么地方?下面就来分析和了解这方面的话题。
①,成片连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将农村“小田变大田”,目的是过去的农村田块是碎片化,又非常零散,还十分不规整,非常不便人工耕种,更不便机耕机种。
现在,国家投入巨量资金,动用大型机械,将过去的一小块一小块,细碎化不规整的农田,由小块变大块,合并开垦平整成大块农田,便于机械化作业。
因此,高标准农田“成片连方”的核心是“大”,即农田面积大,形状规整。
②,宜机作业。过去农村很多地方的土地碎片化,零散化,畸形怪状的,非常不适合农业机械化种植,现在,国家出资统一将这些细小畸形的田块,变成更大的田块,适宜于机械化作业,提高机械作业的工作效率,减少机械化作业的成本,方便农户种植。
因此,高标准农田“宜机作业”的核心是“适宜”,即农田方便机械化操作。
③,旱涝保收。过去农田的灌溉条件差,灌溉能力低下,排涝条件差,大旱无法灌溉,洪涝无法排掉积水,种植粮食是靠天吃饭,非常难于人工把控。
现在,通过整治修善,新修灌溉沟渠水网,建设机排机灌设施,做到干旱能够及时灌溉,洪涝的时候能够及时将积水排放,做到旱涝无忧,农田稳产高产,保障粮食产量不下降,能种必收。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是“便于排灌”,即有良好的排灌设施。
④,稳产高产。过去农田土壤结构不合理,土质很差,不便于排涝和灌溉,造成粮食产量非常不稳定,种田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忽高忽低,农户非常难于解决。
现在通过重新修整开垦,扩大田块面积,改善土壤结构,优化耕作层土质,达到符合种植的土质,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新修完善排涝灌溉的水利设施,做到旱涝保收,实现稳产高产。
因此,这方面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优化农田,稳产高产。
⑤,生态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转变过去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做到能够抗早、防洪、防风,生态环境良好,农田不会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和破坏。
这样一来,国家对农田一次性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让种田农户年年受益,世世代代安居乐业,使农田可以达到长治久安,无忧无患,使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安全地进行,能够保障粮食的长期正常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