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熏心的万历帝顶级宠妃,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1-万历的宦官
在百姓翘首期盼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中,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巅峰之作的缩微明式家具终于亮相,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好评。
在它的前世传奇故事中,一位女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帝)的郑贵妃,虽备受荣宠,但仍能在得知河南水患之后,马上作出要劝官家出资赈灾的决定。身处雕栏玉砌的皇宫,却依然心怀黎民百姓,着实令人心生喜爱。
历史上真实的郑贵妃不仅在生前没有佩戴上心心念念的皇后凤冠,而且在死后也没有和万历帝同葬一墓。
身为万历帝的顶级宠妃,却为何卷入三大疑案-“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也到底是为什么,直到晚年她都和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异地相隔,孤独终老?
这一切都要从一场选妃开始。
贫家之女,初选为嫔
郑氏,原名:郑梦境,北直隶 顺天府 大兴县(今 北京市 大兴区)人。由于家境贫寒,郑氏在11岁时就被许配给当地的一位孝廉(在明朝指代“举人”)做妾。正处青涩懵懂之际,连“妻”和“妾”的区别都毫无概念,孤苦伶仃地每日只能以泪洗面,孝廉于心不忍便把她送还回家。
过了三年,郑氏又被许嫁给邻居为期,两人算是青梅竹马,本可成就一段好姻缘。可在大婚之日,男方居然还没筹办好聘礼就来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家气不过,一言不合双方就大打出手。第二段姻缘,也就这么无疾而终。
1578年,年仅14岁的万历皇帝迎娶了年仅13岁的皇后。在现代人看来,两个人都还是孩子,可这对于万历帝有着不同的意义:这象征着他从此以后可以册立妃嫔了,只要是他看上的女人都可以迎娶过门。皇后并不是万历帝喜欢的女子,她只是皇太后为其钦定的结婚对象,无法拒绝。
万历皇帝大婚以后,年轻的他脱离了皇太后的监视,没有必要必须早睡早起,他开始尝试打破这无聊的生活方式。
1582年,结婚3年的万历帝依旧没有子嗣。考虑到作为君王应该担负起为江山社稷延续香火的重责,当时的帝师张居正便和皇太后商定举办了声势浩荡地民间选妃。
大量的年轻宫女从北京以及附近选拔进宫,她们大部分的年龄是九到十四岁。万历帝在张居正的鼓励之下一天册封了9个嫔妃,而郑氏就是其中一位。她被册立为淑嫔,那年她14岁,万历帝17岁。